在 GX Works3 中向 PLC 写入工程文件时,软件会自动完成编译过程,将用户编写的梯形图、SCL 等程序转换为 PLC 可直接执行的机器码(二进制代码),无需手动干预。具体流程和原理如下:
编写程序:用户在 GX Works3 中用梯形图(LD)、结构化文本(SCL)、功能块图(FBD)等语言编写程序。
连接与写入指令:当点击 “在线→写入到 PLC”(或快捷键Ctrl+W)时,软件会自动触发以下步骤:
语法检查:先验证程序是否存在语法错误(如未定义的变量、指令格式错误),若有错误会提示并终止写入。
编译(转换):无语法错误时,软件将高级语言(如梯形图、SCL)转换为 PLC 的机器码(二进制指令,如三菱专用的 CPU 指令集)。
数据传输:将编译后的机器码通过以太网、USB 等通讯方式发送到 PLC 的程序存储器(如 Flash ROM)。
PLC 执行:PLC 上电后从程序存储器读取机器码,按顺序执行逻辑。
语言转换:用户编写的梯形图(图形化)或 SCL(文本化)是 “人可理解的语言”,而 PLC 的 CPU 只能识别二进制机器码,编译的本质是 “翻译” 过程。
优化代码:编译时会自动优化程序结构(如合并重复逻辑、缩短指令执行周期),提高 PLC 运行效率。
适配硬件:根据目标 PLC 型号(如 FX5U、Q 系列)的指令集差异,生成对应的机器码(不同型号 PLC 的指令集可能略有区别,GX Works3 会自动适配)。
GX Works3 默认写入时自动编译,无需像部分软件那样手动点击 “编译” 按钮。但用户也可单独触发编译(“工程→编译”),提前检查语法错误,避免写入时因错误中断。
GX Works3 在写入工程文件到 PLC 时,会自动完成语法检查、编译(转换为机器码)和数据传输,用户无需手动处理编译过程。这一机制确保了程序能被 PLC 正确识别和执行,是现代 PLC 编程软件的标准化设计。